為什么企業自行申請高企難操作?
2021-10-19

由于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不僅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還可以得到一定的獎勵補貼,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奔赴高企之路。


但縱觀近兩年,在某些省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通過率在下降,甚至有的地市通過率低到50%!

 

不少企業直呼,高企認定越來越難!那么,存在哪些易出錯的點呢?


一 知識產權技術含量不高

 

實用新型專利通過的周期為一年左右,發明專利通過的周期更長,要1年半到3年。大多數知識產權數量不夠,又急于申請高企的企業想保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項加分最快捷的辦法就是選擇軟件著作權申請。


企業純粹為了申報高企而申請軟件著作權,知產關聯性低,甚至軟件著作權與研發項目和產品的關鍵技術完全不搭界,張冠李戴,這就導致企業知識產權評分不高。

 

二 科技成果與產品關聯性低

 

目前,對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的打分是由技術專家對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總體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沒有明確統一的衡量標準。


對企業來說,成果轉化多多益善,成果與產品之間的關聯與有效轉化也是拿高分的重點。然而,技術成果是什么、怎么轉化、應用在哪個產品中、應用的效果如何、是否產生收益等都是企業需要詳盡描述的要點,部分企業“強行轉化”,知識產權跟項目和產品嚴重不匹配,成果與產品幾乎無關聯,會影響評分。所以,需要針對公司的研發項目重新進行歸集,充分考慮研發項目與高新領域的關系以及研發項目和知識產權的關聯性。

 

三、申請團隊缺乏資料編寫經驗


在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的過程中,需要編寫的申報內容及相關證明材料非常多,而因為高企審核涉及到稅收問題,所以要求材料的高度和細致程度超乎想象,也許您覺得完美無缺的申報材料,在專家那里可能卻是槽點滿滿。


四、研發組織管理水平差


現在高新評審過程中,評審專家不僅會看你有沒有研發管理制度,還會看你實際有沒有運行這些研發管理制度。

 

所以我們在準備研發組織管理水平相關資料時,還需準備相應的研發機構制度、場地及設備的照片、發票,研發費用明細賬,產學研協議發票,創新創業平臺制度、交流記錄,研發人員激勵獎勵的文件及領款簽字、銀行流水等,以及人才引進、培訓等一系列制度運行證明材料。

 

五、財務數據不一致

 

需盡量保證統計一套表、火炬統計報表、科技業務管理系統、年度審計報告、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及專審報告等財務數據的一致性,否則將會被認為企業不誠信,甚至導致認定不通過。數據不一致,但有合理理由的,需要寫明不一致的原因,并加蓋企業公章。


六、企業人員資質弱


科研人員比例不達標、人員花名冊的結構不合理、研發機構名稱與管理水平中的文件存在矛盾、研發費用中的研發人員工資與人員花名冊中的人員數量存在矛盾等,都是需要下大功夫整理和調整的。


高企申報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除了需要過硬的專業水平,還需要一些技術手段。因此,對于中小型企業和初次申報的企業來說,往往會存在一定難度。


宏邦建議,需要進行高企申報的企業提前一至兩年進行知識產權的籌劃、財務的規劃、研發項目的規劃等,切莫臨時抱佛腳。

馬上咨詢您的專屬顧問
請留下您的聯系方式
我們將盡快和您聯系
請留下您的聯系方式
我們將盡快和您聯系